南阳拼团购房210群(177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32人申请入群

黄光裕当年的地产梦!

发布时间: 2020-07-01 09:54:58

来源: 博志成地产观

分类: 房产时评


导语:曾经,各行各业都遵循着“隔行如隔山”的铁律,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,不敢越雷池一步,而如今无论是房企还是非房企业都纷纷玩起了转型跨界。

 

恒大造车、万科养猪、碧桂园涉足机器人,“白银时代”房企对于“活下来”的思考落足在转型创新上,以适应经济新常态。

 

然而我们却发现,还有很多非房企业早就做出了试探,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做起了文章。

作者/ 小博君

出品/ 博志成地产观

1

风口浪尖的国美

早已涉足房地产

 

阔别12年,51岁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提前出狱的消息刺激着资本市场的神经。6月24日,根据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示,对黄光裕予以假释,在明年的2月16日前,只要表现良好,他将彻底重获自由。

 

作为国美的创始人,黄光裕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。1987年,黄氏兄弟在北京前门盘下了一个一百平米左右的名叫“国美”的门面,起初经营服装生意,不久后因为生意不顺改售进口电器,“国美帝国”的雏形由此诞生。

 

截至2004年,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与香港,对于东南亚地区市场也有所涉足,并不断通过收购方式进一步扩大版图,逐步成为中国电器零售领域霸主,黄光裕也在那几年三度登上胡润百富榜首富宝座。

 

大佬之所以会成为大佬,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胆子大、爱折腾。有别于由起初的服装生意全部转向电器零售,国美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试探,则显得高开低走。

 

国美的地产板块成立于1996年,陆续推出过一些住宅项目,首个开发项目为北京润鹏家园。

 

1998年,黄光裕买下了兄弟黄俊钦开发的鹏润大厦。2003年,开发了位于北京南二环的大康国际鞋城。2005年元旦,位于北京朝阳北路的“国美第一城”开盘,4天时间卖光1060套,创造了4天销售额超6亿的北京地产销售新纪录。

 

同样是在2005年,黄光裕迎来了在地产行业真正的高光时刻,当年4月,黄光裕以8.05亿元价格将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两幅地块收入囊中,成为当年北京最大的招拍挂项目,赢得行业纷纷侧目。黄光裕也被住交会评选为当年“十大地产风云人物”榜首。

 

但这次,国美并不是很“完美”,因为缺乏商业地产开发与操盘经验,这个项目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:定位存在问题、建筑前期存在硬伤、管理团队不断更迭。一位国美前员工不禁感慨:“这是因为管理团队不专业而被做死的商业地产项目。”

 

这个矗立于北京南四环的巨无霸烂尾至今,但国美的地产梦想仍在继续。2008年,黄光裕大手一挥在地产行业洒下百亿投资,其控股的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“跑马圈地”,黄光裕由此获得超过1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。

 

然而,随着黄光裕的身陷囹圄,国美系地产陷入了沉寂,风光不再。直到2015年,国美控股集团将旗下的国美地产、玖号置业、三亚旅游等地产公司统一整合为国美控股集团地产板块,并提出了“5年内净资产超千亿”的口号。

 

但天不遂人愿,根据国美零售公布的2019年度业绩报告显示,截至12月31日,国美零售净资产仅剩81.61亿元,主业已不足百亿,副业何谈千亿?

2

地产“外狼”不断

搅局者身份各异

 

不仅国美在房地产行业投下了很大的本钱与精力,国美的上游企业也相继对地产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付诸行动,中国著名的5家家电企业——海尔、美的、长虹、海信、TCL,都拥有或曾经拥有自己的房地产业务。

 

海尔地产成立于2002年,隶属于海尔集团旗下,并于2009年更名为海尔地产集团,力图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地产品牌。海尔地产集团的首个投资开发的地产项目位于青岛,现已拓展至济南、北京、重庆、太原、天津、合肥、武汉、厦门、长沙等二十几座大中型城市,呈全国布局态势。

 

美的早在1998年就开始涉足房地产,但直到2004年,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美的地产集团才宣布成立。2018年5月,“美的地产”正式更名为“美的置业集团”。截至2019年底,美的置业在全国五大经济区布局项目已达278个,跻身千亿行列。

 

除了家电企业之外,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大佬也开始谋求在房地产行业分一杯羹,但其着眼点却大有不同。

 

“鹅厂”腾讯热衷于买地,已在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成都、武汉等七大城市持有地产。其中,腾讯全球新总部滨海大厦占地面积达到18650平方米,建筑面积高达35万平米,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。

 

“国民爸爸”马云曾放言:“阿里巴巴不会搞房地产”,但阿里巴巴多次对地产生意做出了有意无意的试探。2012年,阿里巴巴在天津、上海、广州买入3块地建设大型仓储设施。2015年也有传言称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韩国仁川建造一座“阿里巴巴城”,总投资额高达1万亿韩元,后来却被阿里辟谣。

 

此外,阿里也瞄准租房市场,自支付宝租房业务正式上线,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杭州等8个城市率先启用支付宝信用租房,阿里的“智慧住房租赁平台”在住建部12个试点城市里复制。

 

京东的房地产业务在2017年10月正式上线,上线初期,京东商城房产频道已经有82家开发商和35家服务商入驻,涉及2027个项目,覆盖超过20个城市。

 

随后,京东又上线二手房业务,号称“重构线上线下服务全流程”。去年,京东又豪掷27亿购买北京首都创业公司旗下18层建筑的翠宫饭店,多方位布局房地产业务。

 

2018年小米集团也曾联合华润置地,以26.57亿元竞得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的一块一级开发项目土地。华为也紧随其后,喜提东莞市松山湖三大巨无霸地块。

3

圈外人的如意算盘

房地产为什么那么香

 

其实当今许多龙头房企,都不是纯正的房地产行业出身,例如华润当初是做贸易的,中粮最初也是一家粮油公司。

 

过去的40年,中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的时期,足量劳动力供给转化为成本优势,巨大的房屋需求转化为的销售端利好。那个阶段,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。

 

近年来,有别于以往“一路狂奔”发展态势,不少房企在营收、净利润方面开始出现增速放缓,地价高企与融资困难已成为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。

 

但为什么仍有很多圈外人偏要一脚踏进寒潮滚滚的地产行业,以各种形式争相布局,原因不外乎这几种:

 

多元化业务降低经营风险。郁亮曾说,十年后的万科如果还是房地产公司,应该会比较惨。很多房企都在谋求多元化经营来抵御市场风险,圈外企业也不例外。

 

无论是房企、互联网公司还是其他国民品牌,单一的业务都难以应对市场变化,多元化的业务不仅能带来多元化的收益,也能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,分散经营风险。

 

房地产行业准入门槛较低。哪里有钱赚,企业就去哪里,但对于医疗、科技等一些行业来说,较高的准入门槛让这些逐利的企业望而却步。但房地产行业却不同,只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基础,召集一批懂行的人,就可以一战。

 

再不济的话,还能将楼盘开发环节外包。对于圈外大佬来说,能用钱解决的事,都不是事。

 

提升品牌估值。两个行业的风云人物王健林与周鸿祎都曾一致判断:互联网与实业融合才是发展的方向。虽然互联网的上半程颠覆了许多行业,但纯粹发展线上是无法找到出路的,下半程是产业互联网的主场,要与实业相融合,“轻重平衡”才能找到出路,拿地是一个快捷便利的途径。

 

另外与房企相比,互联网企业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获取商业用地,不仅能成为员工的福利配置,还丰富了企业资产,提升了企业估值。

4

应对挑战

房企与“搅局者”共成长

 

前有调控,后有外狼,这个以往“躺着都能赚钱”的行业格局突变。但我们应该明白,跨界不仅会带来了行业间的碰撞,也带来了创新的火花。面对挑战,房企不仅要在商业模式上创新,也要在核心技术上创新,更重要的是,时刻保持开放与合作。

 

拥抱互联网。年初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,售楼处关停,居民足不出户,房产交易几乎处于冻结状态。然而恒大通过线上营销、直播卖房化危为机,销售额不降反增,以853亿的成绩位居2月份销售榜榜首,互联网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。

 

但拥抱互联网不能仅停留在地产营销上,在智慧地产方面,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将互联网企业优势化为己用,与优质互联网公司合作,建造有温度、有情怀的科技住宅。

 

推进业务多元化。在行业触及天花板的当下,顺应潮流,多元跨界已成为很多大房企必须要过的坎。如碧桂园近期“扫货”式投资家居行业企业,不仅拓展了多元化业务,也有助于以此控制开发项目的装修成本,一举两得。

 

别人来革我的命,我也可以去革别人的命。尽管各自的选择都有所不同,但将资源投入至科技、健康、农业等关乎人类长远发展的产业,无疑是不二之选。

 

提质增效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房地产行业逐渐进入新的发展周期,市场也逐步回归理性。但纵观未来20年,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容量依旧巨大,因此做大做强当前主业是重点,即便是发展多元化业务,也需要以强大的主业作为支撑。

 

因此房企还需在成本优化及管理提升上多下功夫,提质增效,打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。


责任编辑: zhangmeng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